乳酸学名为α-羟基丙酸,用L-乳酸生产的聚乳酸,除具有聚苯乙烯相似的光泽度和加工性能外,还可以生物降解,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,但降低L-乳酸的生产成本,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L-乳酸则是其中的关键。
在传统的工艺中,两次采用了板框过滤进行料液中固液的分离。板框是典型的死端过滤过程,主要是靠在滤布上形成的滤饼层进行过滤,只能部分的去除料液中的不溶性固形物(菌丝体、原材料、变性蛋白等),而对于可溶性的蛋白、色素等大分子物质及部分微小的固体,不能去除。因此,滤液质量差,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蛋白等杂质,由于可溶性的蛋白的存在会在后续的工艺产生大量的乳化,给产品的分离纯化带来一定的困难。
膜分离技术在L-乳酸生产工艺的结合点
根据L-乳酸的原有工艺,结合膜过滤的特点,技改后生产工艺为:发酵→中和→板框过滤→超滤膜→酸解→板框过滤→纳滤膜脱色提纯→浓缩→成品。
膜分离技术在L-乳酸生产工艺的优点
能够彻底去除蛋白和大分子的色素,使滤液澄清,减轻后续工艺的负担,提高生产效率,从而提高后续工艺的收率,并提升产品的质量。
采用UF超滤工艺后,发酵液不需添加絮凝剂和助滤剂,降低生产成本。
UF超滤浓缩液因不含絮凝剂和助滤剂,干燥后可做成饲料,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效益。
相关文章推荐:膜工艺集成技术处理乳酸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