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生肽作为一种丰富的营养物质,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,且硫代氨基酸含量高,其溶解性和稳定性优于花生蛋白,能直接被小肠吸收,快速补充营养,直接参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,促进蛋白质活性基团的作用,增强免疫力。近年来,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,人们对花生肽的认识日益加深,其相关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在花生多肽的制备过程中,目前主要采用蛋白酶解法。然而,为保证蛋白酶的活性和水解速度,需添加碱或酸调节系统 pH 值,这使得获得的多肽产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盐。这些盐会影响产品的纯度和应用范围,还会对其功能活性产生负面影响,因此对花生多肽产品进行脱盐处理至关重要。
肽的脱盐方法多样,包括离子交换树脂脱盐、大孔树脂脱盐、纳滤膜分离脱盐等。其中,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法和大孔树脂法存在操作繁琐、肽回收率低、应用不方便等问题,难以满足高效脱盐的需求。而纳滤膜分离脱盐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,在花生多肽脱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。
纳滤膜分离技术以压差为动力,以溶液为分离对象,以纳滤膜为分离介质。纳滤膜具有两个显著特点:一是截留分子量约为 200~2000,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;二是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。其孔径范围约为几纳米,工作压力为 0.5-2MPa,对相对分子量大于 200 Da 的有机物和大阴离子基团具有较高的截留效率,同时对单价离子和溶剂有高透射率,能够同时实现脱盐和浓缩。
更重要的是,纳滤膜分离工艺无化学反应、无相变、无加热,不会破坏肽的生物活性,还具有操作简单、分离快速、高效节能的优点。考虑到蛋白质酶解产物组成复杂,目标活性短肽浓度不高且料液体积大,要获得相对分子质量集中、纯度高的活性短肽产品,具备良好分离性能和连续处理能力的膜技术成为必要的处理方法,而纳滤膜技术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综上所述,在花生多肽的提取脱盐过程中,纳滤膜分离技术凭借其高效、节能、不破坏生物活性等诸多优势,为获得高品质的花生多肽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,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,相信其在花生多肽加工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扫一扫!